中国疾病
网站地图
RSS订阅
匿名投稿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内科疾病

糖尿病的常见症状:内科护理考试指导2013年3月12日

作者:fanfan 来源:未知 日期:2013-3-12 13:35:53 人气: 标签:内科疾病
导读:为帮考生们更有效的复习,精品学习网整理了糖尿病的常见症状考试内容,希望考生们能在有限的时间里,能取得更多的收获,通过对复习资料的熟练来为考试复习锦上添…

  为帮考生们更有效的复习,精品学习网整理了糖尿病的常见症状考试内容,希望考生们能在有限的时间里,能取得更多的收获, 通过对复习资料的熟练来为考试复习锦上添花。

  糖尿病的常见症状:内科护理考试指导

  一、糖尿病的常见症状:

  (一)典型临床症状

  糖尿病病人由于胰岛素不足,摄入的葡萄糖不能有效地被组织氧化利用,出现持续性的高血糖状态,尿糖阳性,继而引起脂肪、蛋白质、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,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。由于病情的轻重程度不同,或者有并发症,糖尿病病人可有我种表现。但就典型的症状而言,是“三多一少”,即多尿、多饮、多食,及体重减轻。

  1.多尿

  即尿量增多和尿的次数增多。每日尿量可达3000~5000毫升,甚至超过8000~毫升。尿的次数明显增多,有时一两个小时就小便一次。因为糖尿病病人血糖过高,超过了肾糖阈值,大量的葡萄糖从肾脏排出,故出现尿糖。由于葡萄糖是结晶的固体,在从肾小球滤出时,尿的渗透压增高,肾小管回吸收减少,形成渗性利尿,故出现尿量增多,尿的次数增加。一般是尿量与尿糖成正比,排糖越多,尿量越多(当酮症酸中毒时,钾、钠离子回吸收更困难,多尿的症状更加严重)。随着尿糖增加,尿量增多,肾囊膨胀,病人可出现腰酸背疼等症状。

  2.多饮

  即口干口渴,特别喜欢喝水,且饮不解渴。每日饮水量几乎与尿量大致相同,有的病人一天需4~5暖瓶水。由于多尿使体内丢失大量的水分,发生细胞内脱水,刺激口渴中枢,因而出现口腔干燥,舌红干痛,烦渴多饮,皮肤因脱水干燥而失去弹性,结果是排尿越多,失水越重,饮水也越多。但有些老年糖尿病病人,因为有脑动脉硬化,以及肾脏调节水电解质功能障碍,使体内虽有严重失水,但自觉口渴症状却不明显。对此种情况应特别注意,以防隐匿性严重脱水引起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的发生。

  3.多食

  即吃得多,易饥多食。每餐饭量大增,餐后1~2小时即感到饥饿难耐。虽胃里已经装满,但吃完还是想吃,像吃不饱似的。多食是由于体内葡萄糖利用障碍,机体能量缺乏而致。葡萄糖是机体内能量及热量的主要来源。糖尿病病人,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,葡萄糖利用障碍,食物虽在胃肠消化后为葡萄糖,但未被利用,未能产生供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及热量,就从尿中白白流走了,结果导致机体能量不足。为了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,补充尿中失云的葡萄糖,以补充机体能量的不足,病人的饥饿反应增强,故多食易饥。

  由此可见,多食是为了补充尿中失去的糖分,尿中失掉的糖分越多,饥饿感越严重。值得注意的是,吃得越多,血糖越高,尿中失掉的糖越多,饥饿感越严重,形成恶性循环。所以,糖尿病病人即使多食易饥,也应控制饮食量以打断这种恶性循环,从而减轻胰岛负担,有利于疾病的治疗。但一般不能少于每日150克主食,以供应正常需要,否则,太少,于病情不利。若糖尿病人的食欲忽然减少,并伴有恶心、,应想到酮症酸中毒的可能性,对此尤其应该注意。

  4.乏力和体重减轻

  乏力和体重减轻是糖尿病病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。因为糖尿病病人体内胰岛素不足,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,因而身体就需要自身的蛋白质和脂肪来补充能量及热量。这样就全体内脂肪和蛋白质消耗增多,分解增强,呈负氮平衡,再加上水分的丢失(组织失水),就舍使得糖尿病病人体重减轻,消瘦乏力。一般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(即Ⅰ型糖尿病),特别是中老年糖尿病病人,体重变减轻,但不如胰岛素依赖型明显。严重的体重减轻明显,常呈明显的消瘦、乏。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患者(即Ⅱ型糖尿病),特别是中老年糖尿病病人,体重变减轻,但不如胰岛素依赖型明显。严重的体重减轻和明显消瘦,对糖尿病病人是有害的,不利于病情的好转,并使病情恶化,常需积极有效地治疗,予以纠正。若为幼年发病的糖尿病患者,因体重减轻和能量缺乏,日久可严重影响生长发育而致身体瘦弱,形成“糖尿病假性侏儒综合证”。

  (二)型临床症状

  以上所述“三多一少”的典型的临床表现,并不是所有糖尿病病人均会出现。一般地讲,只有Ⅰ型(胰岛素依赖型)糖尿病,或者Ⅱ型(非胰岛素依赖型)糖尿病中较重的一部分病人才会出现典型的“三多一少”的临床表现。而多数Ⅱ型尿病,尤其是成年肥胖型的糖尿病病人,或者老年糖尿病病人,“三多一少”的表现就不典型,或仅仅有其中的一两个表现,较多的是一些型症状。

  有的Ⅱ型(非胰岛依赖型)糖尿病病人,特别是老年得病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没有明的临床症状。在体检时,或在其他疾病检查进才被发现患有糖尿病,这是患者肾糖阈值增高的缘故。肾糖阈值增高即使血糖很高(例如有时可高达11.1~16.6mmol/L,即200~300mg/dl时)也没有糖尿,因而多饮、多尿及多食的症状就不明显。他们常常一些糖尿病的型症如视力减退、水肿、足部溃疡、牙周炎、反复发生疮疖痈肿,或因高血压、冠心病到医院看而进行检查时,才因血糖明显高于正常,而发现患有糖尿病。

  糖尿病的型症状是很多的,除了提到的部分症状外,还有无可解释的疲倦乏力,四肢沉重,腰酸背疼,手足心发热,皮肤瘙痒,阳萎,月经紊乱,以及经常性的大便干稀不调,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等。另外,有的病人常有皮肤疾患,如疮疖痈肿、足部溃疡、牙周病等,日久不愈,反复发作。经用抗感染治疗不明显,检查血糖、尿糖,才发现是因患糖尿病所致。有的女性患者,因反复出现外阴瘙痒,常常就诊于妇科,但久治不愈,经过查血糖,才知是患有糖尿病。患者之所以反复出现外瘙痒,是由于血糖增高,尿糖增多,尿激刺激外阴部皮肤和局部神经末稍所致。有的男性糖尿病病人,可有炎而常常发生尿痛,一般在尿糖消失后,尿痛即可迅速缓解。有些病人因视力减退,眼睛看东西模糊,而到医院查眼底和血糖,才发现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。有时糖尿病患者因病情控制不好,血糖过高引起眼晶状体的渗透压改变,也可出现视力模糊。

  另外,不少糖尿病病人,尤其是Ⅱ型糖尿病患者,在餐后数小时或餐前常有不明原因的心慌、乏力、多汗、颤抖和明显的饥饿感,这是一种糖尿病所致的特殊表现,为高血糖后低血糖反应。糖尿病的特征是高血糖,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低血糖反应,是因为有的Ⅱ型(成年非胰岛素依赖型)糖尿病病人,体内胰岛素必泌能力仍很强,但分泌反应迟钝,高峰后移。正一般在饮食后承受血糖增高,由于高血糖的刺激,胰岛素的分泌也应有相应的增加,血糖升高的曲线应与胰岛素分泌曲线相一致。Ⅱ型糖尿病病人,由于胰岛素分泌延迟,高峰后移,在饭后开始时,胰岛素分泌比正少,不能承受血糖升高而相应的增加,这样就不能起到有效降血糖作用,于是血糖就过度增高。在饭后3~4小时,体内从肠道吸收的葡萄糖已大部分被消耗,血糖已降下来,而胰岛素由于延迟分泌,高峰后移,此时仍处在较高的水平,呈现胰岛素相对过多,就极易引起这种所谓的低血糖反应。对此应特别注意,一定要抽测血糖,并与其他原因造成的一般单纯性低血糖反应做出鉴别。

  (三)早期应重视的易忽略的临床症状

  如上所述,糖尿病有时表现并不典型,尤其是在早期有些表现易被病人忽视,而这些早期表现却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,故应予以重视。常见有以下几种:

  (1)无明显原因于餐前经常出现低血糖而有乏力、心慌、多汗、颤抖、饥饿感等症状者,应注意查血糖,以诊断是否高血糖后低血糖反应。

  (2)近期内逐渐出现体重减轻或身体消瘦而又无明显的原因,对于身体肥胖近期体重明显减轻者,尤其应该注意查血糖或做糖耐量试验,争取早日发现是否患有糖病或糖耐量减低。

  (3)肢体溃疡,日久不愈,或反复发生肤疮疖痈肿,经外简直治疗后效果又不佳,应注意查血糖,以确定是否糖尿病的皮肤病变。

  (4)反复发作外阴部皮肤瘙痒,或尿频、尿急、尿疼,经用妇科治疗或抗感染治疗,改善不明显者,也应查血糖,以明确是否为糖尿病炎或糖尿病并发泌尿系统感染。

  (5)无明显原因的出现视力下降、视物的模糊、两目干涩者,应积极查眼底和血糖,以明确是否为糖尿病性眼底病变。

  (6)无明显原因的出现男子阳萎、性欲减退,女子闭经或月经紊乱经治部效果不佳者,应注意查血糖,确定是否糖尿病所致。

  (7)对于有以下病史、症状、体征者,也应想到糖尿病的可能性,查血糖或糖耐量,以明确是否患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:

  ①有糖尿病家族史,年龄已大于40岁,身体又呈中度以上肥胖者;

  ②有分娩巨大儿(婴儿体重超过4000克)病史者;

  ③有妊娠并发症如多次流产、妊娠中毒症、羊水过多、胎死宫内,特别是有先天性畸型以及胎儿尸检发现有胰岛增生或胰岛炎症者;

  ④有胰腺手术或外伤史,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胰腺炎及肝炎、肝硬化者;

  ⑤有内分泌系统疾病,特别是功能亢进的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者;

  ⑥有长期用皮质激素类药物或高糖饮食史,体形又偏于肥胖者。

  为了及早发现糖尿病,凡是有以上情况者,都应高度重视,密切观察,并反复多次查血糖和做糖耐量试验,以及尿糖、24小时尿糖定量等,以确定是否患有糖尿病,争取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,以免延误病情。

  二、体征

  一般糖尿病病人体征并不明显。重症患者特别是型糖尿病病人,因脱水和脂肪、蛋白质的消耗而有明显的形体消瘦。糖尿病病人,因脱水多表现为面容憔悴、皮肤干燥、口唇干裂、皮肤弹性降低等体重。糖尿病日久,因有多种并发症而出现我相应的体重,如糖尿病肾病患者肢体,糖尿病性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时皮肤温度降低、感觉迟钝,以及糖尿病坏疽时下肢末端皮肤紫暗、溃烂等。

  相关推荐:

  中国卫生资格 考试网

  精品学习网

本文网址:
下一篇:没有资料
共有: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
发表评论
姓 名: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