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一则关于福州某医院医生连续手术32小时,术后医生累得瘫倒在地的照片在互联网、微信圈里被网友盛传。人们在向这些用生命来生命的医生表达时,不禁也在心中打了一个问号:这就是传说中的外科医生的真实生活吗?那些在大多数中一直很光鲜的高薪外科医生们就是这样工作的吗? 如果您有这样的疑惑,不妨跟随我们的文字一起走进手术室,走进外科医生的线,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北院区外科病房,外科主任刘东举早早地就来到了医院,这一天,外科的主任大和晨会的时间都比平时提前了半个小时,因为8:00,一位家族性肠息肉患者将被推进手术室,等待外科医生们前去“救命”。 这台择期进行的大手术将由普外肿瘤科的几名医师主刀,患者刚刚56岁,患有家族性肠息肉,在几天前的术前检查中,医生发现,患者的结肠息肉已经癌变,为延长患者生命,提高患者质量,这台手术已势在必行。 9:30,刘东举主任宣布手术正式开始,4名医生围在无影灯下患者的身侧,对于医生们来说,一场与死神抢夺生命的较量就要开始了。 10:40,手术进行中,刘东举主任发现患者病变的结肠与子宫发生粘连,考虑到患者年龄和术后的转移风险,刘东举主任,最好同时切除患者的子宫及卵巢,以降低癌细泡转移的风险。当管床医生尚奎离开手术室征求家属意见时,刘东举主任请手术室通知妇产科主任梁桂云到手术室进行会诊…… 10:50,尚奎医生回来了,他站在手术室门口,告知其他几位医生,患者家属已签字同意切除患者的子宫及卵巢。随后,刘东举主任继续为患者进行手术,尚奎医生则再次离开手术室,进行全面消毒。 12:00,时间一点点在流逝,麻醉科的一位医师赶来替换手术室里的两位医生先后去吃午餐,而此时,正在手术的几位医生仍在低头手术,丝毫没有要去吃饭的意思。杨丽秋告诉记者,手术过程瞬息万变,医生在手术台上是不可能轮流吃饭的,而且紧张的手术过程让医生们也想不起来吃饭、喝水、上厕所。 15:30分,医生对患者腹部的刀口缝合完毕,患者生命体征一切正常,刘东举主任宣布,手术成功。 不计算术前准备的时间,这台手术从正式开始到完成缝合历时6个小时。医生除了偶尔活动一下脚踝,将身体的重心从一直脚转到另一只脚上,再没有离开手术台一步。 身体前倾,双腿微微分开,低不转睛的,双臂前伸,肩膀端起……这样的姿势,刘东举主任和几位医生了6个小时。 术后,医生和们推着患者回到监护病房,患者一切体征平稳,没有任何异常,在对及值班医生进行过交代后,几位医生终于长出了一口气。 几位医生边走边活动着僵硬的脖颈,边向着医生办公室的方向走去,等待着他们的,还有其他几十名住院患者。 虽然我们无法将繁琐、复杂的手术过程去安全展示在您的面前,但是,手术期间,记者们记录了一些手术过程中的细小片段,或许可以让您更多地体会到外科医生的苦与乐。 手术过程中,手术室里吸引管发出的难听的噪音一直萦绕在我们耳旁,与之相伴的还有电凝止血刀在工作时发出的滴滴声、监护仪发出的各种与患者生命指征相关的提示音。 当我们小声嘀咕这声音太吵了的时候,一旁用相机记录手术过程的医生接过话题,半开玩笑地说:“你们就把这些声音当成美妙的交响乐来听,听惯了就发现没有那么难听了。” 刚一进入手术室的时候,记者就被满屋子的管线吓了一跳。手术室里,几十个连接手术器械、监护仪器、维持患者生命的辅助系统的电线、管子分布在手术台的四周。不管是医生还是,在这些管线之间却个个行走自如。开玩笑地告诉记者,外科医生和手术室里的早就练就了“一身绝活”,行走间完全不会碰到各种仪器和管线。 人们总把外科医生比作巧手的绣娘,在寻看来,在手套的下,外科医生的双手一定更为细嫩。然而,事实并非如此。手术前,医生要进行长达几分钟的流水洗手,高粱地儿野炕头用刷子清洗掉可能残留在指缝、甲缝中的微生物;套上手术外袍后,还要再使用外科洗手消毒液来对手部进行消毒;手术开始后,橡胶材质的手术手套在医生手上一戴就是几个小时…… 当这台手术结束后,医生们摘下手套,记者看到,医生们的双手已经被捂得发白,还密布着一层白色的滑石粉。当医生们洗去手上的滑石粉后,记者看到的是一双掌纹深嵌,粗糙,泛着异常白色的一双大手。滑石粉常年的浸染,使医生的双手格外粗糙…… 在这台持续了6个小时的外科手术过程中,几位医生一直保持站立的姿势,而记者在一动不动地站了两个小时之后,就感觉双腿肿胀、,膝盖僵直,即便穿着手术室专用的大拖鞋,也抵不住脚掌的疼痛,而医生们却一直泰然自若,仿佛完全感觉不到累一样。 手术结束后,尚奎医生告诉记者,外科医生也是人,站久了也会累,但是手术时一直高度集中,往往到了手术结束后,才发现双腿都已经站麻了。杨立秋半开玩笑地告诉记者,手术室里的,一过三十五六岁,几乎都有下肢静脉曲张的毛病,这已经成了外科医生、手术室们的必备职业病。每台手术结束回到办公室后,医生们最想做的就是把腿抬高,让血液通畅,好好放松一会……
|